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正文

资讯中心

我校组织师生收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

时间:2017-11-17 00:00

 

  20171114日下午15:00,我校组织全校师生代表分别在思明校区科艺中心三楼报告厅和翔安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集中收看了“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网络视频直播。全校新增硕士生导师和各学院、研究院10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网络视频直播学习。 

 

 

  此次报告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联合举行,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会由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同志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方致辞,并邀请李晓红、邱勇、周琪三位院士在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首先强调了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学术道德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青年学者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应该尊崇和重视的问题;他结合自己近40年的学术生涯,列举身边学术不端的事例,希望青年教师和学生要做为人品行端正、尊崇学术道德、弘扬科学精神、励志报效祖国的人;希望青年教师和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遵守一条“红线”、能够坚定一颗爱国的“红心”、能够勇做引领时代发展的“红军”。他深入浅出地以达尔文和马寅初发表著作和文章为例,强调从事科学研究应该高度尊崇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强调新时代学者应该具备新时代道德的最高标准;对国内外典型的学术不端的案例进行剖析,告诫青年教师和学生“所谓学术,就是一种以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身事业”,把科研本身作为人生追求,始终坚持科学道德、尊崇学术规范,坚决做到不越红线,保持学者的清醒与自律。他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坚持社会良心,捍卫社会正义,做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最后,他送给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五要五不要”:一要深入调查、不要闭门造车;二要潜心研究、不要走马观花;三要大胆独创、不要复制粘贴;四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五要坚守初心、不要半途而废。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强调了创新能力在从事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取得一切进步的源泉,而大学是培养创新能力、产生创新成果的最佳时期,希望同学们注重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他同时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大学里可以做自己有兴趣、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他强调了重视学科交叉,要敢于对陌生领域进行探索邱勇校长认为,为学与为人不可分,做学问要有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成为一名成功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品质,人格的高度决定学问的高度。做学问要尊崇科学道德,科学道德是每个人在学术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求真是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共同的基本内涵,我们应该以严谨的科学实践努力做出真实的而且有价值的学术成绩。每一位研究者应该用严肃的态度做学问,我们应该用敬畏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的成果,对学术不端行为应采取“零容忍”态度,捍卫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最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指出,科学诚信是所有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石和基础。他从107篇不诚信论文入手,认为从对这107篇论文的处理意见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学术道德和学术高地建设的新时代。但是,要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未来科技强国建设,除了对于不道德行为的“零容忍”及高压的态势和对于正确学术创新、科研创新的坚守、坚持外,还要大力维护科研诚信系统。他说,每个国家都有学术不端现象,但如何处理却能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未来发展的负责任的态度。他结合自身实验室的科研经历生动详实地为大家讲解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如何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事件。最后,周琪希望青年教师和学者要秉承前辈的精神,尽量避免科研的浮躁,不贪小、不急功近利,踏踏实实做人、潜心向学,从点滴做起,心存高远,耐得住寂寞,让科学回归科学的本质。

  此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进一步强调了科学道德、学术风气在科学研究、大学教育甚至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对广大青年教师、青年学子和科研工作者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求学术道德和诚信、坚决远离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等起到了进一步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将以实际行动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