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正文

资讯中心

WISE博士生学术界就业丰硕“回家”作客“博士生论坛”

时间:2013-12-30 00:00

    在这两天的博士生论坛中,我们要特别欢迎一群人,他们就是在近三年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WISE)毕业的优秀博士。他们或现在正在国内各著名高校从教、或继续做科研,他们本次一起回到WISE,将共同探讨从毕业到求职、教学与科研的经历。”在“2013全国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特设的青年博士论坛上,WISE陈海强老师如此介绍。这群特殊的来宾是WISE已毕业的11名博士毕业生,他们与WISE共同成长,见证了WISE践行博士生培养国际化的坚决与魄力,付出了追求学术道路上的汗水与努力,收获了耕耘学术的理想。本次,WISE特邀请校友回“家”,请他们谈求职、教学与科研中的点滴,是本届博士生论坛的重头戏对与提升厦大经济学科研究,总结博士生研究生培养经验,开拓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11位从WISE毕业的校友分别是2010届毕业、现在山东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吴吉林; 2011届毕业、现在湖南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李海奇;2011届毕业、现在北京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王亚峰;2011届毕业、现在山东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张进峰;2012届毕业、现在复旦大学从事师资博士后研究的陈琳娜;2012届毕业、现在西南财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李少育;2012届毕业、现在武汉大学担任副教授的魏立佳;2013届毕业、现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杨广亮;2013届毕业、现在西南政法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李云森;2013届毕业、现在东北财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蔡楠;2013届毕业、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王霞。

    在论坛上,11位校友首先都回忆了在WISE学习的经历,以及在WISE学习经历对他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对他们科研能力的提升。随后,吴吉林、李海奇、王亚峰、魏立佳、杨广亮、李云森分享了他们如何做科研的心得体会,张进峰、李少育、蔡楠谈了关于找工作的个人经验,陈琳娜分享了她在复旦大学的教学体会,王霞则谈了WISE博士导师组制度给她带来的收获和自己的博士论文。在场的博士生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申报课题的经验、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等与11位校友进行交流。

    WISE,每年都有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进行科研、教学的博士毕业生。这与WISE与国际化接轨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

    WISE博士研究生培养从入学到毕业实现环环相扣的严谨培养模式,从入学考试起就参照北美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做法,实行包括笔试、面试在内的入学考试与导师脱钩的制度。并在入学后一年半的时间内,进行核心基础课程大类上课,随后在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相互了解之后,实行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度。同时,为均衡导师个人专业过细所带来的不足,WISE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度,每位学生都有不同领域的教师组成导师组,彼此专长有互补作用,能够比较全面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培养过程中,WISE建立起一套层层把关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其先从学制改革、奖助学金的提供等方面保障了博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所需的政策支持,然后建立了包含短期、中期和长期在内的完整质量监控体系,每年WISE都有严格的监控考核流程和机制,而且每年的侧重点不一样,形成了分流、淘汰和退出机制。

    毕业后,WISE还实行博士研究生终身培养,注重对他们刚毕业后几年的跟踪培养,并尝试搭建平台,为已毕业的WISE博士提供与WISE和厦大经济学科师生继续进行研究合作的机会。

    2006年第一届博士生入学以来,到目前为止,WISE仅有4届博士毕业生,但是这4届博士毕业生已经有不少在国内著名高校贡献教学、科研力量。正是这样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才确保了WISE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得WISE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建立成为知名的经济学研究机构。

WISE 黄诗娴 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