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交叉交流平台 ——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第十三期召开

时间:2025-11-13

11月11日上午,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第十三期在思明校区咖啡厅举办,本次论坛以“复杂流体的建模、计算及交叉应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学院及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的30余名师生参与。本期论坛由数学科学学院陈黄鑫教授主持,主要围绕复杂流体的建模理论、科学计算及其在海洋动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及能源开发等方向的交叉应用展开交流与探讨。

在主题报告环节,7 位教师围绕多领域前沿课题展开了科研分享。上半场由陈黄鑫教授主持,航空航天学院曹石彬副教授、陈荣钱教授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曹学正教授分别围绕“超声速压缩拐角流动的转捩机理”、“气动噪声高保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复杂软凝聚体的跨尺度流变理论计算”,进行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介绍及深度交流探讨。下半场由海洋与地球学院王桂芝教授主持,海洋与地球学院黄永祥副教授、薛惠洁教授及数学科学学院赵状副教授分别围绕“地表变形的湍流理论”、“Marine System Modeling from Hydrodynamics to Fish and Fisheries”及“复杂流体力学问题的高精度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分析”,详细介绍了各自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其中赵状副教授也介绍了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多个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并针对前序报告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同参会老师一起探讨了跨学科合作的可能切入点。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信息学院陈胤燃助理教授补充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丰富了跨学科交流维度;与会教师围绕报告中的核心观点、技术难点及合作可能性展开热烈研讨,现场互动氛围浓厚,碰撞出诸多创新火花。

此次交叉科学论坛的举办,精准链接了不同学科背景下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师生,有效搭建起跨界合作的学术桥梁,为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提供了重要平台。后续,自然科学学部将不断完善交流机制、拓展平台形式,以更多元的学术碰撞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为学校科研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厦门大学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

为促进学科交叉和渗透,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自然科学学部面向全校师生设立交叉科学论坛。至今已举办十三期不同主题交叉科学论坛,累计吸引校内外21个单位的400余名师生参与。自然科学学部交叉科学论坛日常开放论坛主题征集,如您有感兴趣的交叉领域议题希望探讨,欢迎发送至邮箱tangmiao@xmu.edu.cn,自然科学学部会协助完成论坛组织工作。